当前位置: 首页> 师资队伍> 教工名录> 正文>

undefined

薛玉君教授

电话:

邮箱:xue_yujun@163.com

薛玉君,男,1971年生,工学博士。主要从事仪器科学与技术、机械工程领域研究。

[1] 精密测量及测试技术

[2] 特种加工与功能薄膜

[3] 机械系统设计与性能评价

本科生课程:

《互换性与技术测量》

《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》

研究生课程:

《学术道德与论文写作》

《特种加工》

[1]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“大功率风电主轴及增速箱轴承工业性验证平台及试验”(2019YFB2005004),主持

[2] 国家工信部高质量发展专项课题“多因素作用下轴承精度保持性设计技术”(TC220H05V-W02),参与

[3]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课题“超大型磨机试验选型及粉磨能耗评估体系研究”(241100220300-4-21),主持

[4]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课题“低速重载工况下多油腔滑履轴承技术研究”(241100220300-4-22),主持

[5] 河南省重点研发专项课题“磨机衬板作业装备多自由度运动特性及轻量化高刚度设计分析”(231111221500-02),主持

代表性论文:

[1] Chao Rui, Cai Haichao, Li Hang, Xue Yujun. Study on microstructure, optical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self-formed Ta oxide films, Vacuum, 2023, 218, 112641(通讯作者)

[2] Chao Rui, Cai Haichao, Li Hang, Lv Wenxue, Xue Yujun. Structural, opt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i-doped Ta2O5 films for PV glass covers. Optical Materials, 2024, 147, 114680(通讯作者)

[3] Chao Rui, Cai Haichao, Li Hang, Lv Wenxue, Xue Yujun. Amorphous NTTO optical composite films were deposited by N2-Ar flow ratio gradient RF magnetron sputtering. Optical Materials, 2024, 154, 115808(通讯作者)

[4] 畅为航, 雷贤卿, 蔡海潮, 薛玉君, 李航. 稀土Ce共溅射沉积(AlCrNbTiVCe)N涂层的高温摩擦学性能,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, 2023, 52(2): 527-534(通讯作者)

[5] 畅为航, 蔡海潮, 雷贤卿, 薛玉君, 李航. 磁控溅射(AlCrNbTiVCe)N涂层的高温摩擦学机理, 中国表面工程, 2023, 36(5): 131-141(通讯作者)

代表性专利:

[1] 一种稀土掺杂高熵合金氮化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. ZL 202210786594.8, 2024.05.07

[2] 一种滚动轴承极限转速试验方法. ZL 202111650977.4, 2023.07.04

[3] 一种可调节预置阻尼扭矩的永磁阻尼滑动轴承. ZL 202110579710.4, 2023.05.09

[4] 一种脂润滑双向推力圆锥滑动轴承. ZL 202110579164.4, 2023.03.14

[5] 一种复合润滑膜及其制备方法、工件. ZL 2019 1 0980092.7, 2021.10.15

[6] 一种掺杂的硫化物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、含有掺杂的硫化物复合薄膜的工件. ZL 2019 1 0979197.0, 2021.8.20

专著与教材:

[1] 先进制造技术(英汉对照). 机械工业出版社, 2021

[2] RecurDyn多体动力学仿真基础应用与提高. 电子工业出版社, 2013

[1] 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象(2005年)

[2] 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(2010年)

[3]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(2011年)

[4] 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(2012年)

[5] 河南省高层次人才(2020年)

[6] 2022年获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(第2)

[7] 2019年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(第8)

[8] 2012/2013年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(第1)

[9] 2019年获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成果自然科学奖二等奖(第2)

[10] 2021年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(第2)

[11] 2024年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(第2)

[12] 2024年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科技创新奖二等奖(第8)